【创建枫桥法庭】 同胞姐妹对簿公堂 多年纠纷一朝化解
本是同气连枝,为何对簿公堂?看鄢城法庭如何兼顾法、理、情,巧妙调解,弥合骨肉亲情。
近日,宜城法院鄢城法庭(金融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同胞姐妹间的民间借贷纠纷,让往事翻篇,再续姐妹亲情。
案情简介
2024年6月,乔某甲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同胞妹妹乔某乙、妹夫丁某某告上法庭。乔某甲诉称,2008年至2014年期间,乔某乙和丁某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陆续向其借款20万元,后其多次要求还款,乔某乙夫妇陆续还款13万元,剩余7万元一直未还,故诉至法院。乔某乙夫妇辩称,二人与乔某甲之间不存在借贷关系,乔某甲让二人将其钱款放至黎某某处获取利息,二人已将黎某某归还的全部本息转交给了乔某甲。
本案中原被告之间经济往来时间跨度长,均为现金给付,且未出具任何凭证,原告胜诉的可能性不大,若一判了之,反而会激化矛盾。承办法官许昌进为妥善化解纠纷,分别联系原被告,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一方面释明法律规定及双方权利义务,另一方面,以亲情为突破口,通过道德文明、家庭和谐等观念劝说双方。在许昌进坚持不懈的沟通劝说之下,乔家姐妹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和,愿意坐在一起把心结打开,把事说开。后经调解,乔家姐妹各退一步,乔某乙夫妇当场给付乔某甲35000元,乔某甲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并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此后往事翻篇,姐妹俩再续手足之情。至此,本案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近年来,鄢城法庭始终坚持“调撤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司法调解的积极作用,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努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融情于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引导群众自觉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让鄢城的“枫”将法送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