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送来这面锦旗的人竟然是……
法院司法为民,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执行干警不辞辛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样的地方,锦旗并不少见。然而这面锦旗却有几分特殊……
2022年2月25日,被执行人鲁某的父亲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 救助有方”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宜城法院。这可是一件稀奇事,被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怎么会送锦旗感谢法院?
该案要追溯到2018年6月,被告鲁某以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原告陈某结款200000元,借款到期后,被告鲁某未按约定还款,导致纠纷发生。2021年6月,宜城法院审理该案,判决被告鲁某五日内付清欠款及利息。
然而,被告人迟迟未还款,陈某无奈之下,向宜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阶段,宜城法院依法查封被执行人鲁某名下的房产并将其加入限高名单。然而,在进一步了解被告人家庭情况后,执行干警却发现其确实有困难。鲁某负债累累四处打工赚钱久不归家,欠款落在了年迈父母身上,让人揪心。一方是居于合法地位的申请执行人,一方是处于困境中的被执行人,如何统一法理与情理,兼顾执法的力度与温度,成为摆在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
执行干警迎难而上,为此案多次奔波,耐心上门调解。执行干警台换蓝在节日期间多次看望晚年陷入困境的被执行人鲁某父母,体察民情、深入民心,根据双方家庭经济现状,作了大量的调解工作。最终鲁某父亲主动请求还款,原告也主动放弃了借款利息并接受裁决,感动了被执行人年迈双亲的心。此番调解,既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让被执行人家庭经济情况得到缓冲。
“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多希望有人拉一把、扶一程,您做到了。”鲁某父亲在感谢信中情真意切地说道,并保证争取早日还清借款。
近年来,宜城法院全体执行干警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积极转变执行观念,从维护当事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既要保护申请人的权益,又不能将被执行人逼入无法生存境地,巧妙实现双方共赢,既达到了理想的执行效果,又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多方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