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院工作
2020年,宜城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上级法院的正确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务实担当、攻坚克难,为宜城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7624件,结案7170件,结案率94.05%,法官人均办案239件。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保障宜城高质量发展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决战决胜扫黑除恶。审结刑事案件248件,判处罪犯332人,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持对严重暴力、涉黄涉毒、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高压态势,审结146件159人;依法惩治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审结7件8人,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全面落实“六清”行动工作部署,审结涉黑涉恶涉伞案件16件101人,结案率100%,判处罚金、没收、追缴等财产刑3.33亿元,获评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工作先进集体。丁启明、李俊、余良鹏3件42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均二审裁判生效。丁启明案控辩对抗性极强,庭审持续6天,依法将非法证据排除纳入庭审实质化;余良鹏案被称为审判长依法掌控涉黑案件庭审进程的典型案例,是疫情防控期间湖北首个通过“云间”宣判的涉黑案件。聚力“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坚持“一案三查”。全面摸排黑恶势力犯罪线索,移送案件线索46条,发出司法建议7份。加大“打财断血”、“黑财清底”力度,涉黑财案件执行结案率96.87%,执行到位率95.77%。
有效化解民商事纠纷,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988件,审结3712件,涉案标的额8.02亿元。对标“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克服疫情影响,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综合运用网上庭审、微信调解审判案件,全力保障特殊环境下群众司法诉求。针对重点涉企案件,成立专门合议庭集中审理,并邀请市中院专家指导,统一裁判尺度,公平保护当事人双方合法权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破产制度促进市场主体优胜劣汰、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市委政府支持,加强府院联动,积极推进安能、猛狮、大虾城等破产案件审理。助力民营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加大调解力度,审结民营企业融资类案件25件,标的总额2420万元,其中湖北某家纺公司追偿权纠纷案入选襄阳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中心工作。一是积极投身抗疫斗争。疫情期间,法院组织136名干警职工,实地排查住户780户,参加夜巡230人次,累计登记居民出入2800人次,车辆320余辆,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470余次,组织干警捐款13000余元,行政庭庭长王权临危受命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协助管理两个小区,其抗疫事迹登上《人民法院报》。二是千方百计保障复工复产。认真落实省法院出台的服务复工复产27条措施,妥善处理涉疫纠纷。葛洲坝水泥公司重点建设项目因合同纠纷停工,法官多次现场查勘,先后6次组织调解,妥善化解矛盾,助力复工复产。开展善意文明执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三是服务打赢“三大攻坚战”。突出加强金融审判,依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参加“护薪”行动,追回农民工工资1300万元。依法妥善审理涉贫困群众案件,开辟立案、审理、执行绿色通道,为困难群体司法救助、减缓免诉讼费40余万元,为帮扶村积极协调争取特色农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45万元。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障,聚焦污染防治,审结非法采矿、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环境资源型犯罪21件33人。支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在汉江“十年禁渔”部署之初,公开审理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修复性司法”护航汉江禁渔理念得到《人民法院报》、新华网、《湖北日报》、《襄阳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报道。
二、强化司法为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切实解决执行难,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受理执行案件3185件,执结案件3021件,执结率94.85%,执行到位金额1.28亿元,全市排名靠前。一是多措并举提质效。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完善执行指挥、流程管理、执行查控、网络拍卖等平台系统,建立“一案一账户”管理制度,开展网络拍卖45件90起,成交额493.03万元。在全市率先推行“电子封条”查封不动产,借助大数据信息精准定位被执行人信息。二是持续推进执行规范化管理。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全面落实涉企案件影响评估制度,对相关复工复产执行案件主体审慎采取查封、扣押、拘留、冻结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涉案企业的影响。坚持开展“一案双查”工作,建立完善严把进口、规范管理、畅通出口、有序退出的终本案件管理机制。三是加大特殊案件执行力度。加强涉黑恶、涉职务犯罪、涉民生、涉党政机关等特殊案件执行力度。执结涉党政机关案件2件,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制腾退土地,为370名农民集中兑付粮食款150万元。四是积极参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决定限高1703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160人,配合组织部门开具无失信记录函460人次,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执行行动,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为信用宜城建设作出司法贡献。
依法审理行政案件,协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依法审理涉“放管服”改革行政诉讼案件,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41件。对土地、交通、水利等行政非诉执行案件裁定准予执行44件。12月12日,强制执行小河镇荣河村土地腾退,支持保障依法行政。加强民法典培训学习,指导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0.91%,着力营造法治诚信政务环境。
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一是深入开展“互联网+诉讼服务”便民举措,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布局,网上立案1056件,网上缴费3261件,跨域立案22件。二是大力推行“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积极开展繁简分流简案速裁工作;完善精准分流、调裁对接、程序转换工作机制。速调速裁团队3名法官审结案件955件,平均审理期限不到20天,初步形成“分流化解一批、快调速审一批、精审细判一批”的良好格局。三是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建成“法院收转发e中心”,网上立案、网络缴费、跨域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三、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认真落实《全省法院司法责任制工作指引》,完善权责清单,落实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促进裁判尺度统一、放权与监督相统一。强化院、庭长的办案职责以及审判监督管理责任,全年发出监控期限预警110次,每周制作审判态势分析,督促案件审理进度, 提示纠正不当行为, 统筹安排整改措施。结合发改案件重点评查活动,进一步落实类案类判机制,切实做到司法责任制落实落细。
推进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三项规程”,推进庭审实质化;审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刑事案件212件252人,占同期刑事案件受案数84.46%;强化司法人权保障,为56件66人刑事案件指定辩护人,让刑事辩护全覆盖。持续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家事少年维权中心成为宜城法治建设的亮丽品牌。
积极参与市域综合治理。一是加强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妥善处理土地承包流转、赡养抚养、邻里纠纷、交通肇事等涉农涉民生案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开展民法典宣讲、巡回审判46次,培育文明乡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二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非诉讼和诉讼对接,让人民内部矛盾能够更快更有效化解,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今年4月,与宜城市总工会联合组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1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是积极推进党员“双报到”。组织99名机关在职党员走进社区注册报到,真正下沉一线,深入群众,在疫情防控、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法治宣传等方面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果。开展提升群众安全感“六大行动”,扎实推进“三安行动”,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宜城建设。
四、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加强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履行好“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司法职能。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三同步”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法院党建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党建先行,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绩效目标,每季度对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通报,教育引导干警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融入新时代,为法院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服务宜城改革发展筑牢思想根基。巩固加强党组织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分管院领导深入支部参加活动,管人管事相结合,促进党建和审执工作融合发展,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攻坚年”活动,切实做好结合文章,把巡察问题整改、“以案为戒,正风肃纪”、“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活动和“三个规定”、“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有力结合,加大对干警经常性监督和全方位管理力度,进一步深化纪律作风建设,持续增强法院干部队伍的“法纪约束力”。坚决支持派出纪检监察组工作,强化监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廉洁。
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始终把各项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之下,主动接受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案件庭审、参与见证执行80余人次。主动向人大专项报告工作,走访代表、委员26人次。自觉接受检察监督,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和抗诉案件。切实推进司法公开,裁判文书上网5552件,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常态化;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86期,点击率达29余万人次。
各位代表,法院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宜城法院表示衷心地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司法理念、司法能力与新时代新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艰巨,司法作风不正时有发生,执行工作尤其需要加强;三是服务中心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法院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将工作置于宜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谋划。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对法院的绝对领导,确保法院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规范司法行为,全力打造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环境。
二是紧紧围绕中心,提高服务大局质量。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党委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主动担当作为,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融入和服务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为“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认真落实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加强智慧法院建设,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努力推动执行工作良性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加大司法公开,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
四是强化执法办案,提升审判管理水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惩各类犯罪,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继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加强民法典普法宣传,推动构建现代化诉讼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不断处理好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的关系。完善案件评查办法,提升办案质量,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